各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按照《关于印发<武汉市2022年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的通知》(武建产〔2022〕1号)和绩效考核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区(开发区)2022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汇总。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发展情况
2022年,全市上下围绕目标任务,在政策标准、项目落地、示范引领、宣传培训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一)政策标准不断完善。印发《武汉市装配式建筑“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十四五”期间装配式建筑持续健康发展;印发《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协同发展的通知》(武城建规〔2022〕2号),为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聚势赋能;编制《武汉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2023)》,进一步优化我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指标。
(二)建设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全市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1704.5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长41.1%,目前装配式建筑累计开工4183.1万平方米,持续稳步增长。
(三)示范引领效应显现。2022年共评选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27个,总建筑面积148.8万平方米,其中装配率70%以上的项目3个,在推进新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四)实施能力不断提升。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全市19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构件生产基地完全可满足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的需要。持续开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关键岗位作业人员培训,组织12家培训机构、5家实操基地共举办6期培训班,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年度目标。全市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不小于1660万平方米;各区确定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示范不少于2个。
(二)完成情况。全市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1704.5万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的102.7%,其中江汉区、武昌区项目推进情况较好,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5%以上。全市共确定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27个,其中武昌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黄陂区、新洲区未完成目标任务。(各区目标及完成情况详见附件)
三、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发展改革部门严把立项关口,推进政府投资工程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自然资源规划部门严把土地出让关口,在规划设计条件中明确装配式建筑要求,并细化和落实容积率核算政策。
二是区级推进装配式建筑工作领导小组作用进一步发挥。江夏区成立推进装配式工作领导小组并印发《江夏区2022年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强化统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完成。
三是积极推进工业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推动装配式建筑扩面增量。黄陂区积极引导工业建筑、新洲区积极引导市政基础设施应用装配式技术。
四是大力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东湖高新区指导建设AAA级示范项目,洪山区指导建设AA级示范项目,蔡甸区指导建设A级示范项目并被省住建厅作为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示范项目在全省组织线上观摩。
四、下步工作要求
(一)协同推进项目建设。要充分认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协同发展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协作,形成发展共识和合力;主动作为,严把关口,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工程项目立项审批、土地出让、规划审批、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环节的闭合管理,重点区域项目应做尽做。同时要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按照规定时间节点报送信息,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二)大力提升发展质量。一是要指导建设A级及以上装配式建筑项目,推动装配式建筑应用绿色建材,积极组织具有优势技术、先进管理体系和示范效应的项目申报省级和市级示范项目,加强示范引领,提升发展质量。二是要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EPC)建造模式以及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创新监管模式,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三是要严格执行《武汉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2023)》,提高标准化设计水平,在项目实施中充分体现装配式建造方式的优越性。
(三)持续开展宣传培训。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宣传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技术和成果,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为工作推进形成良好舆论环境。加大装配式建筑培训力度,强化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训和管理,建设专业化的装配式技术工人队伍。
附件:2022年各区(开发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武汉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2月24日
附件
2022年各区(开发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序号 | 区域 | 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万㎡) | 示范项目(个) | ||
目标 | 完成 | 目标 | 完成 | ||
1 | 江岸区 | 80 | 80.0 | 2 | 2 |
2 | 江汉区 | 30 | 49.7 | 2 | 2 |
3 | 硚口区 | 95 | 96.0 | 2 | 2 |
4 | 汉阳区 | 95 | 95.6 | 2 | 2 |
5 | 武昌区 | 65 | 81.8 | 2 | 4 |
6 | 青山区 | 55 | 55.9 | 2 | 2 |
7 | 洪山区 | 70 | 70.6 | 2 | 2 |
8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汉南区) | 180 | 180.1 | 2 | 2 |
9 | 东湖新技术 | 240 | 240.4 | 2 | 2 |
10 | 东西湖区 | 160 | 160.2 | 2 | 2 |
11 | 蔡甸区 | 100 | 102.5 | 2 | 2 |
12 | 黄陂区 | 120 | 120.8 | 2 | 1 |
13 | 江夏区 | 150 | 150.7 | 2 | 2 |
14 | 新洲区 | 120 | 120.0 | 2 | 0 |
15 | 新建地铁隧道围护结构 | 100 | 100.3 | / | / |
合计 | 1660 | 1704.5 | 28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