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湖北政府网| 武汉政府网| 繁体| 无障碍阅读

武汉市市政质监站工程质量提升方案

武汉市市政质监站工程质量提升方案

发布时间:2017-12-27 09:02 来源:武汉市城建局

按照市城建委的工作部署安排,对照住建部、省住建厅《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内容,结合我站工作实际,现提出质量提升内容如下:

一、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1.完成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创新研究工作。完成住建部科技项目《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创新研究及互联网的运用》研究工作,全面分析现有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与工程建设实际不相适应问题,深入研究工程建设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创新工作。

2.积极探索PPP投融资模式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依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工作导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分析PPP投融资模式的特点,研究建设期的责任主体及其质量责任,探索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内容及方式。

二、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3.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管理工作手册》和《武汉市市政工程施工控制及质量检查指南》,确保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质量。落实《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档案工作的通知》,确保监督档案资料和工程备案资料的真实性、同步性、规范性。

4.突出城市轨道交通重大项目和关键环节的质量监督。加强越江盾构区间、跨江桥梁和超深超大基坑工程等重大项目质量监督工作,督促建设各方严格落实质量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严格落实基坑开挖、盾构进出洞、桥梁首节段等各项监督抽查节点的现场监督制度,确保重要部位与关键环节的监督工作质量;加强见证取样制度尤其是混凝土抗压试件、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试件见证取样执行情况的监督抽查,严厉查处弄虚作假行为;加强地下防水工程和地铁道路恢复工程等施工薄弱环节的监督抽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

5.改进与完善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管理。研究制定购买社会检测机构检测服务工作管理办法,明确购买范围、购买形式及工作程序。有计划开展检测服务购买工作,重点加强桥梁结构工程、地铁车站结构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测。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全市市政项目重要检测信息管理问题,加强与完善不合格检测信息闭合管理办法与工作程序,及时消除工程质量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6.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工作。适时组织开展全市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及市场行为监督执法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继续聘请行业专家参与专项质量检查,加强对检查成果的综合分析与应用工作。通过高强度的监督执法检查,促进建设各方规范质量行为、落实质量责任。

7.积极开展业务学习与技术培训工作,切实提高监管人员素质。积极组织站内人员参加住建部、厅和市城建委的各级培训。同时站内组织开展建筑管理相关法规知识学习,提高依法监管意识与监督执法能力;坚持办好站内质量监督论坛,督促和激励年轻技术人员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和管理工作研讨,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着力提高监督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监管能力。

三、推动信息化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

8.推进“互联网+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建设。目前,我站已完成“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第一期建设任务并已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质量报监信息网上受理与审核、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网上办理与流转。力争年内完成第二期手机APP建设任务,增加与拓展部分重要系统功能,初步实现监督管理信息现场录入、质量数据资料现场采集与同步上传等功能。研究第三期建设工作任务,争取提前完成“互联网+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目标。

9.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按照《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和《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数据标准》(建市〔2014〕108号)总体要求,结合我站“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搭建企业信用体系,实现与住建部、厅“四库一平台”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将工程日常监督管理情况纳入信用体系平台,并将与市场进行联动,为政府和建设单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促进参建各方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工程建设责任。

四、持续推进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

10.不断完善市政工程施工控制与质量检查标准体系。尽快发布《武汉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统一用表》,加快推进《武汉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控制及质量检查指南(供电安装工程)》课题研究进程,初步完成《武汉市市政工程施工控制及质量检查指南》施工标准化系列丛书,全面推进我市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

11.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继续深入推进风水电、通信、信号设备安装工程和车站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实现“将标准要求变为施工习惯,标准件模式变成实体质量体现”工作目标;开展风水电安装工程监理行为标准化管理工作试点,充分发挥监理单位作用;逐步开展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进质量标准化工作进程,提升我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水平。

五、严格落实企业和个人主体责任

12.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尤其是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

13.严格落实项目负责人责任。严格执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责任规定,强化项目负责人的质量责任。

14.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继续在工程质量报监、竣工质量验收等环节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永久性标牌、质量信息档案等管理制度,不断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力度。

15.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完善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机制,探索购买服务方式开展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的日常检查工作,依法严厉查处转包违法分包行为。

六、提高管理服务效能

16.发挥专家平台技术支撑功能。严格落实市城建重点工程重要施工方案论证制度,继续加强市政深基坑工程、盾构始发接收、盾构穿越、联络通道及暗挖工程施工方案论证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施工专业委加强轨道交通及隧道机电工程重要施工方案的论证工作,不断拓展专家平台的技术支持范围。继续充分发挥专家在应急工作中的技术核心作用,确保市政工程质量安全。

17.推进行业科技发展和技术培训工作。完成《复杂地层条件下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风险控制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工作,通过科技进步推进市政行业技术进步与质量发展。组织《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等系列技术培训活动,提高轨道交通工程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开展全市市政道路工程和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标准化观摩会,持续提高常见质量问题治理水平;继续开展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与管理经验总结与交流活动,积极宣传质量标准化和施工精细化管理理念;鼓励与支持建设各方申报国家、省、市市政工程和安装工程质量奖,积极培育市政精品工程。

18.建立与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和反馈机制。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向社会公布,让公众了解和监督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鼓励公众举报发现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健全“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

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

2017年4月13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