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0883273/2023-24703 | 分 类: | 政务公开 |
---|---|---|---|
发布机构: |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 发文日期: | 2023-07-19 18:55 |
文 号: | 武城建复函〔2023〕96号 A | 效力状态: | 有效 |
名 称: | 市城建局对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JY20230227号建议的答复 |
黄万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架空杆线入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局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决策部署,推动空中杆线入地,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打造更安全、更有序、更干净、更美观的高品质城市环境。
(一)构建技术规范体系
制定《武汉市城市街道全要素建设技术导则》,统筹路、线、杆、柜等22项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要素,按照一体化设计、同步建设配套,把好道路精细化建设的源头关,筑牢城市空间品质化的硬基础。修订出台《武汉市城市管线管理办法》,加强城市管线规划、设计、建设、运维等全过程管理。编制《武汉市智慧多功能杆系统设计与工程建设技术导则》,为智慧多功能杆线推广应用提供设计、工程实施、运行维护技术参考和指引。
(二)协同推进道路架空线和占道箱柜整治
通过新(改、扩)建道路同步实施杆线入地、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电网,结合军运会综合环境整治、重点片区和历史风貌区改造提升,推进道路架空线和占道箱柜整治。2022年总计完成架空线线缆入地907.7公里,箱柜整治3388个,建成多杆合一1075杆;2023年上半年,共完成“无线道路”建设44公里,完成架空线入地敷设518公里,箱柜整治533个,建成多杆合一874个。
(三)强化架空杆线入地管理
一是加强规划管控。2018年,我局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定了《武汉市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明确“对分割城市建设地块、影响城市用地利用效率的高压电力架空线以及主城区和光谷中心城范围内其他高压电路架空线迁改入地”。在杨春湖高铁商务区、中法半岛小镇、东湖风景区鼓架景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中,通过规划建设综合管廊、电力隧道、管群等形式实现片区架空线全部入地。二是加强前期审查。在市级项目可研和初设审查中,严格执行《武汉市城市管线管理办法》、《武汉市城市街道全要素建设技术导则》等规范标准,要求结合新改扩建道路建设同步实施架空线入地,有序推动架空杆线整治。三是加强考核督办。将各区新改扩建道路同步落实架空线入地、箱柜整治以及多杆合一情况作为专项指标纳入《2023年全市城建目标综合考核办法》,每月进行考核通报,督促各区严格落实相关要求。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局将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实施架空杆线、箱柜设施摸底调查。组织开展架空杆线、箱柜设施状况调查,摸清中心城区及253条重点道路两侧架空线、立杆、箱柜的空间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信息。二是建立架空杆线、箱柜设施评价标准。对既有架空杆线和箱柜是否安全、对市容景观是否存在影响、实施入地整治是否具备可行性等因素,进行整体评估,细化分类整治标准。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2023年7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