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0883273/2023-24064 | 分 类: | 政务公开 |
---|---|---|---|
发布机构: |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 发文日期: | 2023-07-20 18:05 |
文 号: | 武城建复函 〔2022〕 97号 A | 效力状态: | 有效 |
名 称: | 市城建局对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JY20230110号建议的答复 |
卢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工程设计建造之都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行业巨头深耕落户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汉阳工程设计发展,明确将其定位为建筑设计产业发展先行区,辖区内现有中铁大桥局等3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等4家省企业技术中心,涵盖规模以上工程设计建造类企业74家,2022年实现辖区全口径工程设计与建造产值840亿元。2020年、2021年,全市评选四新工程设计建造产业园等设计之都示范园12家,为设计企业落户聚集提供条件。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建筑设计产业招引力度,积极对接建筑设计类重点企业,支持汉阳区引进和培育工业设计企业、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推动武汉设计之都建设。
二、关于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的问题
2023年,我市以接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子网络正召集城市为契机,积极推进设计行业发展,对设计产业发展、设计企业壮大、设计人才培引等进行调研,组织相关政策措施编制。我们聚焦智能建造产业发展需求,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华中科技大学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通科技部批复建设,有效推动了全市智能建造产业创新发展。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设计产业研究,探索相关政策扶持举措,提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三、关于推动产业转型示范发展的问题
产业转型是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全力推动制造业企业工业设计向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信息化发展,积极促进工程设计企业发展工业设计业务,为制造业企业提供综合性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积极组织实施重点研发计划、知识创新专项、人工智能专项,支持重点企业、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创新和基础研究,先后支持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实施“深部复杂地层 TBM 掘进过程智能决策控制方法”“基于地热供能的桥梁智慧融雪化冰技术研究”“超大跨高低四主缆悬索桥建造智能装备研发”等项目 15 项。
四、关于牵线助推政校企合作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智能建造成果转化和中试服务,先后梳理在汉高校院所科创资源与成果产出的富集领域,打造了一批中试平台(基地 ),推动实验室成果尽快转化为工程化、产业化成果,制定出台《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基地)备案管理办法》(武科规[2022]4号),对纳入市级备案管理的中试平台,根据资金投入和建设水平进行分类培育和支持。目前,全市智能建造领域,现有中试平台6个,在建和十四五期间拟新建中试平台8个,其中包括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拟新建的桥梁智能建造与运维国家重点中试平台、武汉中交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正在建的智慧隧道仿真与控制中试平台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组织实施好智能建造相关科技项目,加强对智能建造产业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中试平台 (基地),提高我市智能建造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2023年7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