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湖北政府网| 武汉政府网| 繁体| 无障碍阅读

市城建局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005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索 引 号: 010883273/2022-32270 分     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发文日期: 2022-07-21 15:45
文   号: 武城建复函〔2022〕138号  A 效力状态: 有效
名   称: 市城建局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005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郑涛代表:

您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0052号代表建议提出的《关于设立建筑类企业专项低息贷款基金账户的建议》收悉,我局进行了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建筑业发展现状

(一)建筑业总产值持续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市建筑行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市的重要支柱产业,2021年我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2292亿元,同比增幅16.1%,全国仅次于北京,行业产值占全省的65%,连续7年实现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对全市GDP的贡献份额8%以上,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已居全国同等城市龙头地位。

(二)行业短板问题表现较为突出。一是行业生存环境有待改善,建筑行业属于产业链的低端,面临上游开发和材料生产企业影响较大,长期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二是民企差距大,转型发展较慢,国企强民企弱是我市建筑业的鲜明特点,本地民营企业与江苏、浙江等地民营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还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合作发展仍需进一步加强,武汉民营建筑企业品牌形象参差不齐,对外的整体知名度不高,央企、民企“抱团出海”合作几乎是空白。

二、强化资金政策支持

在2020年推出建筑业疫后重振“黄金八条”基础上,研究制定系列政策,健全企业发展扶持体系。

(一)强化资金政策扶持。一是与市金融局、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2021年度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纾困贷款贴息工作指引》(武金文〔2021〕97号),对建筑业中小市场主体,可以给予纾困贷款贴息,截至2022年5月末,汉融通平台入驻建筑类企业市场主体8467户,促成建筑类企业融资6809笔,融资总额约234.87亿元。2021年通过汉融通为建筑类企业发放纾困贷款约125.24亿元,惠及建筑类中小微企业2197户,已拨付建筑类中小微企业贴息约2490万元。

(二)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一是研究制定保函履约担保政策,在招投标环节推进银行保函、工程担保公司保函或者工程保证保险替代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政策落地。二是印发了《市城建局关于调整工程质量保证金预留比例的通知》,降低工程质量保证金预留比例至1.5%。

三、下步工作

一是按照《武汉市加大纾困帮扶力度促进市场主体恢复发展若干措施》(武政规〔2022〕9号)要求,继续2022年纾困贷款贴息政策。二是结合目前包联企业相关工作,继续摸排我市建筑类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将有关情况积极与市金融局、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等单位联系对接,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三是探索推行施工过程结算,建设单位应有满足施工所需的资金安排,并向施工单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建设合同应约定施工过程结算周期、工程进度款结算办法等内容,分部工程验收通过时原则上应同步完成工程款结算。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2022年7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