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0883273/2021-58308 | 分 类: | 政务公开 |
---|---|---|---|
发布机构: |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 发文日期: | 2021-07-21 18:40 |
文 号: | 武城建复函〔2021〕100号 | 效力状态: | 有效 |
名 称: | 市城建局对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 第2021008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王建东、施念庭、赵屹、喻友旺、许沛代表:
您们在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10081号代表建议提出的《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企业更好发展》收悉,我局综合市发改委,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税务局的会办意见,并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2020年以来,我市结合营商环境指标及评估情况,按照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的相关要求,着力推进和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创新工作。
(一)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情况。一是制发了《市城建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规定》《武汉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申请人资格预审办法》《武汉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评标技术规程》,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的程序性事项、资格审查及评标等关键环节进行规范和明确,提高招标投标活动的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公平公正。二是全面推行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我市于2020年11月16日开始逐步停止非电子标项目的进场交易,目前已实现所有招标项目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全流程电子化。三是对于基层单位争抢税源和限制民营企业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等与省建筑业发展二十条意见要求不相符的情况,市城建局统筹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打造统一规范的建筑市场秩序,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四是按照省住建厅《关于支持我省建筑业重点培育企业加快发展的通知》的要求,对纳入省建筑业重点培育企业的,引导企业申报符合自身发展资质类别和等级,规划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合理的市场定位,做精做专,更好的开拓市场。
(二)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情况。一是推进服务对标优化。制发《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积极倡导“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压实主体责任,紧盯国家评价体系,制发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任务清单,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针对性开展工作。聚力学习对标,组织部门跟踪外地先进经验,积极开展动态对标,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举措。二是推进事项“一事联办”。按照“一套工作机制、一份定标文件、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个综合窗口”标准和“五减五通”的要求,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推进10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事联办”,最大限度提升办理质效。三是推进重点领域审批改革。突出工程建设、涉企商事等领域审批改革,在企业开办领域,将企业开办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在工程建设领域,不断完善工程建设并联审批系统功能,开展“承诺可开工”试点,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四是深入开展涉企业服务活动。制定实施《2021年全市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工作方案》,及时收集企业群众评价信息,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制定了《城建领域“下沉企业、助企纾困”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对重点龙头企业的包保工作,确定了30家重点建筑业企业的定点联系和诉求响应机制,鼓励与企业家交朋友,共同建立良好的“亲清政商关系”。
(三)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情况。一是为了进一步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组织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清、减、降“专项行动,对前期优化营商环境清理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并对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制定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补充清理。二是制定下发《全市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方案》,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行为,整顿执法作风,不断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推进跨域立案和诉讼,实施“分调裁审”改革,构建了“诉前调解、繁简分流、简案速裁”的服务体系。三是出台《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司法局关于全面推行涉企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实施包容审慎执法意见的通知》,将包容审慎监管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要点,全市26个市直部门编制了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共计559个事项,并在各部门的官网公开发布。四是深化“法律进企业”活动,引导企业树立合规意识,切实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职工的法治观念,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共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2387场,受众6.1万余人。
二、下步工作相关措施
(一)促进建筑行业提档升级。建立建筑业前30强重点企业监测调度制度,按照“一企一策”的方式,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制定促进武汉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意见,通过培育和扶持龙头及民营转型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我市建筑企业积极参与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增强我市建筑企业竞争优势,为实现武汉市建筑业“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二)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加快打通我市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省相关部门的垂直管理系统对接互通,落实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业务流程再造,加快电子证照共享应用,逐步实现高频事项“全市通办”和“跨市通办”。建立施工图分类审查制度,规范联合验收工作流程,进一步压减工程项目审批时间。优化水电气报装服务,推进水电气一体化过户,全面推行水电气外线工程并联审批。
(三)着力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完善联合随机抽查事项现场检查工作制度,全面推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打扰企业频次。健全“互联网+监管”工作机制,提升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推行包容审慎执法,全面落实涉企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制度。出台建筑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办法,依据信用考核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规范有序市场秩序。
贯彻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完善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机制。
(四)切实保护市场主体权益。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涉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登记等案件的司法保护力度,坚决制止和纠正行政机关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强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切断利益驱动式执法源头。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建设,推广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和“简案快办”模式。
(五)大支持企业创新创业。全力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持续开展“科技副总”服务中小微企业、“院士专家企业行”等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深化“银税贷”,实现有融资需求企业涉税信息“授权即达”。培育跨境经营主体,推进海外仓资源整合运营,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80%以上。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2021年7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