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0883273/2020-894257 | 分 类: | 政务公开 |
---|---|---|---|
发布机构: |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 发文日期: | 2020-08-31 16:55 |
文 号: | 武城建复函〔2020〕105号 | 效力状态: | 有效 |
名 称: | 市城建局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00118号提案的答复 |
市工商联:
你单位提出的第20200118号《关于加快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该建议对我市进一步做好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很有借鉴意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积极吸收有益的意见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武汉市装配式建筑工作进展情况
2015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意见》(武政规〔2015〕2号),标志着我市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正式起步。五年来,我市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管理规定,涵盖项目立项、土地出让、规划审批、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构件生产、质量安全监督等重要环节,初步建立了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度和机制;二是严把土地出让和施工图审查两个关口,确保区域推进稳步实施;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市挂牌土地的规划设计条件中明确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地块共有296宗,总建筑面积6031.01万平方米;三是大力推进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共确定试点示范项目49项,总建筑面积617.03万平方米,为全面推进提供了示范样板和建设管理经验;四是积极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已建成(含在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8个,产品包括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构件,全部投产后可满足1600万平方米/年建筑工程的需要,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部品和构件保障;五是完善标准规范,组织编制各类地方标准7项,这些标准规范,为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基本能满足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的需要。目前,我市装配式建筑已由试点示范阶段转向重点区域全面推广阶段。
二、对您提出的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政府工程带头示范,提高装配式建筑认可度”的建议。市政府非常重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2017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通知》(武政规〔2017〕8号),明确提出“自2017年4月1日起,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公共建筑,独立成栋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在土地供应时应当明确按照装配式方式进行建造”,并提出“按照装配式方式建造的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和独立成栋的保障性住房,其因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所增加的成本计入项目建设成本”的优惠政策。在立项阶段,市、区发展改革管理部门按照装配式建筑要求对政府投资工程进行审查,并相应核定投资;在土地出让环节和施工图审查环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严把审查关口,确保政府投资项目落地落实。但目前我市政府投资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推进效果不明显,你单位的建议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今后,我市将进一步严格政府投资工程立项审查,鼓励政府投资工程积极申报示范项目,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工程示范效应,带动装配式建筑项目落地落实。
(二)关于“强化工作协调机制,加大政策实施力度”的建议。2015年4月,我市成立了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和联络员专题会议,总结工作,部署任务,协调解决各种问题;每年出台“武汉市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确定目标任务,并细化分解到各区政府和市职能部门,一一对应落实。同时,依据年度工作要点,适时进行调研检查,收集信息,年终进行考核,按照定性定量考核指标,逐项打分,依次排名,然后通过简报、通报或网站平台等形式公示。今后,我市将进一步发挥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建立装配式建筑信息交流与共享,重点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准确掌握装配式建筑项目在项目立项、土地出让、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竣工备案等各环节的信息;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严肃监督考核,共同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三)关于“完善技术规范,推进构件标准化”的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但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方面,我市基础较薄弱,下一步将从建筑全产业链集成出发,贯彻标准化设计,引导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库,促进部品部件社会化生产;推进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规划、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装修、运行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提高我市装配式建筑设计水平。
(四)关于“发挥行业自律,建立装配式建筑发展推进平台”的建议。《武汉市2020年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装配式建筑项目数据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支持武汉建筑业协会装配式建筑分会开展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星级评价工作,引导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进一步完善标准、强化管理,提高预制构件质量。下一步,我市将落实文件要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大数据平台,着力推进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五)关于“强化人才培养,培育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议。我市利用各种形式培养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在高校、职业学校设置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比如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开设建筑相关专业,设置《砼构件生产》和《装配化施工》两门课程,开发“装配式建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强化实训教学;组织中建科技、美好集团等企业与武汉市城乡建设学校、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培训;利用农民工业余学校、实训园区(基地),对产业工人进行技能培训;2019年组织相关单位参加湖北省“绿投杯”首届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通过现场的实际操作,为企业、工人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今后,我市将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进一步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制度,加大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岗位工人岗前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力度,协调大型企业和武汉建筑业协会装配式建筑分会建立实训基地,大力培养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2020年8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