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湖北政府网| 武汉政府网| 繁体| 无障碍阅读

市城建局对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提案第20200029号建议的答复

索 引 号: 010883273/2020-894253 分     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发文日期: 2020-08-11 16:45
文   号: 武城建复函〔2020〕92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名   称: 市城建局对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提案第20200029号建议的答复

胡晓玲委员:

您的“关于全面打造武汉创意之都持续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回复如下:

一、武汉设计之都建设工作现状

2017年,武汉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设计之都建设,要求以建设设计之都为契机,壮大工程设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加大设计融合发展,通过设计激发武汉市民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实现老城新生。为了加快设计之都建设,成立了市设计之都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定了《武汉设计之都建设规划纲要(2018--2020)年》,研究出台了《武汉设计之都建设的政策措施》,正在制定《武汉设计之都建设的政策措施实施细则》,从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原创设计、建设创意园区和设计街区、举办设计活动、加大财政支持、举办创意产业活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积极支持设计之都建设。自2017年以来,我局举办了第四届、第五届武汉设计双年展,武汉设计日活动,武汉创意设计大赛,三届武汉设计之都圆桌会议,组织实施了一系列设计创意活动,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网络城市大会和设计之都子网络会议,武汉设计之都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今年疫情期间,武汉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积极分享武汉抗疫经验,为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20年武汉市被选举为设计之都子网络副召集人,武汉设计之都被评为终身学习品牌。

二、从城市公共设施打造设计之都

近年来在城市公共设施规划中,对创新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空间支撑十分重视。针对创新产业空间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和高密度城市化地区、毗邻先锋型大企业或科研机构、人口与企业密度高、空间紧凑、交通便利、通信网络发达等特征,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既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武汉创新街区规划》,提出了“老房子+双创”、“城中村改造+双创”、“社区+双创”、“楼宇+双创”、“院校+双创”的多种嵌入式双创模式,规划结合各区意见形成一批创新街区推荐名单,并对存量资源盘活方面给予相应的用地和规划政策。这几年,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正在老城区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发展上开展有价值的探索,典型代表是荣获联合国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的江岸平和打包厂保护利用项目。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也对武汉市的做法点名表扬,并给予了一系列激励措施。目前,按照武汉设计之都建设实施细则,启动了设计之都示范园区和设计之都示范社区的认定工作。今年将认定6个创意社区和60个创意街区。

三、从城市公共空间打造设计之都

在城市公共空间方面,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2016年来研究制定包括公共空间要素在内的城市设计管控导则,将公共空间的规模、品质、可达性等要求落实到规划许可中。针对城市街道这一数量最多、范围覆盖最广的公共空间,我局专门开展街道设计导则研究,并于2019年与市发改委、市城建局、市公安交管局共同发布《关于加强武汉市街道全要素规划设计建设的通知》,对街道构成要素、相关标准和职责分工作出了明确要求。同时编制完成了武汉市七个中心城区微型公共空间规划,联合有条件的城区开展了“见微知城·美丽汉阳”微型试点方案征集和建设活动,以及协同市园林局开展了“寻找巴掌地”系列活动,选取部分微型公共空间点位作为小微绿化建设储备空间。

四、从城市公共艺术打造设计之都

城市公共艺术的打造是设计之都建设的载体,对于您提出的“丰富城市节日活动”的建议,对于策划开展城市节庆活动和文化旅游活动,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市场影响、发展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具有重大意义。2019年,我市围绕全市重大活动、抓住重大节假日节点、结合武汉旅游季节性特征、彰显武汉地方特色,精心打造了“花点时间游武汉”—2019浪漫武汉赏花季、赏花国际摄影大赛、赏花定向游、2019“江城武汉·美好旅程”游记全球有奖征集暨旅游达人评选、2019武汉荷花节、“直播武汉·倾城时光”“情暖重阳·我陪爸妈游武汉”等20余项主题活动、结合节假日推出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重阳六大系列200余项文化旅游活动,着力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通过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扩大武汉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城市节日品牌。2020年,为重塑武汉文旅形象、恢复市场信心,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将以主题节庆活动为载体,以网络和新媒体为重要手段,以年轻人群为主要对象,适时开展文旅惠民活动、邀请援汉医护人员来汉旅行等系列主题活动,丰富城市文化生活。

公共艺术方面,规划部门2013年编制完成《武汉市主城区城市雕塑及微型广场规划》,以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五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当时规划对不同类型的城市雕塑及微型广场的布局结构、主体策划、选址和建设要求、实施机制等进行了明确。2017年国家启动城市设计工作改革后,对该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现已被整合至城市微型公共空间一系列工作之中。2019年,为配合武汉市建设“设计之都”,提升城市更新质量,启动开展了武汉城市公共艺术促进计划,目前仍在前期调研阶段。

下一步,我局将把设计之都建设与城市品质提升紧密结合,将设计业与制造业紧密结合,扩大设计产业规模,加大城市空间和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宣传,打造具有武汉特色的设计之都,实现武汉老城新生。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2020年8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