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湖北政府网| 武汉政府网| 繁体| 无障碍阅读 登录

市城建局对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00319号建议的答复

索 引 号: 010883273/2020-894219 分     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发文日期: 2020-08-31 10:50
文   号: 武城建复函〔2020〕107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名   称: 市城建局对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0200319号建议的答复

刘建民代表:

您提出的第20200319号《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我市进一步做好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很有借鉴意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积极吸收有益的意见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武汉市装配式建筑工作进展情况

2015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意见》(武政规〔2015〕2号),标志着我市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正式起步。五年来,我市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管理规定,涵盖项目立项、土地出让、规划审批、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构件生产、质量安全监督等重要环节,初步建立了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度和机制;二是严把土地出让和施工图审查两个关口,确保区域推进稳步实施;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市挂牌土地的规划设计条件中明确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地块共有296宗,总建筑面积6031.01万平方米;三是大力推进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共确定试点示范项目49项,总建筑面积617.03万平方米,为全面推进提供了示范样板和建设管理经验;四是积极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已建成(含在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8个,产品包括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构件,全部投产后可满足1600万平方米/年建筑工程的需要,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部品和构件保障;五是完善标准规范,组织编制各类地方标准7项,这些标准规范,为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基本能满足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的需要。目前,我市装配式建筑已由试点示范阶段转向重点区域全面推广阶段。

二、对您提出的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强化政策执行”的建议。市政府非常重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2017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通知》(武政规〔2017〕8号)(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土地出让金和容积率核算、房屋预售、财税资金扶持、政府投资项目增量成本、支持企业转型、交通运输、专项资金扶持等七项政策措施,明确了发展改革、住房保障房管、自然资源规划、市场监督、城乡建设等部门的监管职责。按照《通知》要求,相关管理部门严格控制“政府投资项目立项阶段审查、土地出让环节规划设计条件、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三个关键环节,在立项阶段,市、区发展改革管理部门按照装配式建筑要求进行审查,并相应核定投资;在土地出让环节,市、区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部门将装配式建造方式作为规划设计条件,并在发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进行审查;在施工图审查环节,市、区建设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同时,市规划局、市房管局针对优惠政策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市财政局将装配式预制构件、建筑部件生产基地相关研发生产列入市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备选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资金支持;目前容积率核算、房屋预售、专项资金扶持等主要优惠政策已得到落实。目前,我局也正在会同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局、房管局、市场监管局对2018年发布已经试行两年的《武汉市装配式建筑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进行修订,对文件试行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协调相关部门严把审批关口,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二)关于“细化装配式EPC项目招标流程”的建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提出“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可按照技术复杂类工程项目招投标。”目前武汉市在装配式EPC项目招标方面发展较慢,前期我们印发了《市城建委关于武汉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2019年,我们发布了《武汉市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导则》,您的建议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思路,今后,在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同时,市城建局将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编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方面的地方标准指导武汉市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相关管理工作。

(三)关于“加强产业规划”的建议。2015年以来,武汉市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原则,根据“布局合理、各具特色、供给方便、辐射周边”的要求,建设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目前,我市已在新洲、江夏、黄陂、武汉经开(汉南)、蔡甸、青山、东西湖等区建成15个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其中,新洲区建成中建科技、三木和森、华江幸福、武钢江北、武汉一冶等5个产业基地;江夏区建成美好装配、宏泰宝业、中甄住工等3个产业基地;黄陂区建成中天绿建、湖北弘毅等2个产业基地;武汉经开(汉南)区建成中建科技、君道住工等2个产业基地;蔡甸区建成中建钢构1个产业基地;青山区建成龙信筑工1个产业基地;东西湖区建成武汉建工1个产业基地。此外还有远大住工(武汉经开)、新八鑫和(新洲)、美好装配(新洲)等3个产业基地正在建设中。这些产业基地产品包括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构件,全部投产后可满足1600万平方米/年建筑工程的需要。今后,市城建局将协调市规划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各区政府等进一步科学规划全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布局,引导已建成的产业基地向建筑产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发展。

(四)关于“推动全装修交房”的建议。2019年8月,市城建局印发《武汉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要求装配式建筑采用全装修,并明确了全装修的定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全装修范围、对合同规定毛坯交付的还建房和毛坯交付进行销售备案的商业住房应实施“菜单式”全装修等规定,推动了我市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交房;同时,组织中建绿投等单位编制湖北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全装修技术标准》,规范装配式建筑全装修市场;另外,我局为进一步规范新建商品住宅建设管理工作,加强新建住宅全装修质量监管,带动建筑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目前正在研究并起草了《关于规范新建全装修商品住宅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推行一体化装修技术。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交房,在内装工业化领域培育龙头企业,鼓励使用装修部品,推动结构、装饰、机电一体化集成发展。

(五)关于“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建议。我市利用各种形式培养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组织中建科技、美好集团等企业与武汉市城乡建设学校、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培训;利用农民工业余学校、实训园区(基地),对产业工人进行技能培训;2019年组织相关单位参加湖北省“绿投杯”首届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通过现场的实际操作,为企业、工人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今后,我市将进一步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制度,加大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岗位工人岗前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力度,协调大型企业和武汉建筑业协会装配式建筑分会建立实训基地,大力培养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

(六)关于“加强宣传引导”的建议。2019年,武汉市申报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并支持武汉建工、美好装配、三木和森、宝业建工、中南设计院、中信设计院等6家企业申报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每年在武汉国际绿色建筑建材博览会上举办“装配式建筑发展与技术应用研讨会”,在中建壹品澜湾、中建壹品澜郡、沌口片区六村综合改造项目还建工程等体量大、影响力大的高端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现场召开现场观摩会,促进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的沟通,交流行业前沿技术,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今后,我市将进一步加大装配式建筑宣传力度,组织大型宣传会、论坛和示范项目现场观摩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度。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2020年8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