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无 | 分 类: | 政务公开 |
---|---|---|---|
发布机构: | 无 | 发文日期: | 2019-08-21 09:13 |
文 号: | 武城建复函〔2019〕98号 | 效力状态: | 有效 |
名 称: | 市城建局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190009号提案的答复 |
九三学社武汉市委员会:
九三学社武汉市委员会提出的第20190009号《关于加强“武汉设计之都”品牌建设的建议》收悉,该提案市领导高度重视,被列为市长领办件,我局陈跃庆局长督办。作为主要单位,我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并报请市领导批阅后,根据提案的工作内容,组织相关会办单位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狠抓政策完善和政策落地,率先把武汉打造成国内设计产业政策高地
近一年多,我市制定并出台了《武汉设计之都建设规划纲要(2018-2021)年》和《武汉市设计之都建设支持政策措施》,明确了工作目标,形成以《纲要》为目标,《政策》为保障的武汉设计建设的模式。
市委宣传部将进一步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加快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关于加快武汉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巩固武汉工程设计产业优势,高水平建设世界“设计之都”作为重要内容。
由市发改委牵头推进落实的《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服务名城的若干意见》(武政〔2018〕57号),将建设世界“设计之都”纳入了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中。
二、大力升级工程设计产业生态圈,加快把武汉建成“世界工程设计之都”
工程设计是武汉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工程设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把武汉建成世界工程设计之都,对打造“武汉设计之都”品牌具有事半功倍的效应。制定了《武汉市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方案》,全面整合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需各项咨询服务业务,构建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实施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新型管理制度,形成与不同投资主体需求相适应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组织模式,立足武汉企业、武汉项目,先行先试,尽可能考虑不同项目类型、不同企业性质,围绕城市规划、建筑工程、桥梁设计等重点设计领域,大力构建工程设计产业的生态圈,形成品牌效应。到2020年,力争培育10家左右智力密集型、技术复合型、管理集约型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优势企业,组建“工程设计咨询国家队”,提升工程设计产业国际竞争力。
依托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中建科技产业园等载体,吸引国内外高端工程设计企业来汉设立总部,打造全国性工程设计交易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
三、加大培育力度,加快把武汉打造成国内“工业设计名城”
自2015年我市提出打造“工业设计名城”以来,通过积极策划、举办系列“赛”、“ 展”等活动,不断扩大了我市工业设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市已成功举办了两届“黄鹤杯”工业设计大赛,吸引了20多个省市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前来参赛,该赛事已逐渐成为影响全国的工业设计大赛品牌。经过积极争取,唯一“国字号”的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连续两年在汉成功举办,来自全国30多个省区市500多家国内知名的制造业企业和顶尖的设计机构参展,是迄今为止国内工业设计行业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全国参与范围最广的展览会。
2019年,第三届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将继续在我市举办,我市正在积极谋划展会的国际化、市场化及永久落户等相关工作,使之成为我市推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打造“工业设计名城”最重要的抓手。
同时,我市还将从多方面增强工业设计产业实力,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设计应用研究,建设一批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积极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推动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
四、积极发挥文化优势,努力把武汉打造成“创意时尚之都”
大力发展以珠宝、服装饰品为重点的时尚设计,支持本土企业产品转型升级,创造更多时尚品牌;增强时尚设计产业联盟的聚合效应,扩大武汉设计双年展、武汉国际时装周等品牌活动影响力。
提升广告创意设计水平,构建跨媒介、跨平台、跨业态的融合发展模式;支持建设高水平建设汉阳造国家级广告产业园。
鼓励原创设计,鼓励工程设计企业与工业设计、创意设计企业跨界联手,在工程建设和市政建设工程方面提升精致化设计水平和艺术水平。
五、推进“老城新生”,依托“长江主轴”,全力营造武汉“设计之都”名城形象
利用旧城更新,把老旧城区建设成创意产业的复兴基地。一是通过功能区的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尤其是产业功能,如在汉阳大归元片的规划中,主导制定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并在开发建设中明确相关要求,打造以归元寺、汉阳上古城为根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二是积极推动以创意设计产业引导历史街区的复兴,如在汉口三阳路片,提出三阳设计之心的规划策略,结合日德租界区的更新改造和环境提升,打造规划建筑设计产业集群。又如在长江主轴的相关规划中,提出利用汉口租界、武昌古城、汉阳旧城等区域,植入产业、复兴文化的规划策略。三是积极探索在国土规划层面的相关政策,尤其是针对“三旧”改造中,支持利用老城区存量土地进行产业更新的相关政策。
在增量规划慢慢走向存量规划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城市更新的相关课题,其中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复兴促进老旧城区的复兴是重点工作。编制武汉设计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形成“城、街区、园区”的多层次结构体系。规划建设具有武汉特色的创意设计街区,支持各相关区人民政府、企业建设“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设计之都示范园区”。以长江之心、长江之门、长江之珠的高水平规划设计为引领,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设计集聚展示区、设计产业服务区和城市文化新载体,树立新的世界级设计品牌。
开展武汉创意社区建设,将创意社区建设与军运会城市提升、老旧社区改造、适老化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力争打造100个创意社区,鼓励市民广泛参与,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六、坚持以人才为本,进一步把武汉打造成为设计名师、名人的摇篮
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武办发〔2019〕2号),聚焦武汉市重点产业布局,分类制定政策清单,着力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其中设计人才是引进的重要内容。为此,举办“黄鹤杯”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引进PE、VC等投资机构,成立政府引导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各类人才带项目、带资金、带团队来汉创新创业。市招才局将进一步优化调整引才育才政策举措,尽快修订完善“武汉黄鹤英才”申报细则并发布实施,对符合条件的工程设计领域人才及团队,将按照政策积极兑现落实有关待遇和服务,确保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成功”。通过设计之都品牌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国际设计人才和设计专业大学生落户武汉创业,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行业领军人才。市城建局也将积极支持在汉工程设计企业申报国家勘察设计大师,明确对设计大师的奖励标准,鼓励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
七、突出地域特色,重点扶持发展一批“专精特新”名企
武汉市通过创新服务设计产业发展机制,引导建立武汉设计电商服务平台,形成以知识产权合作研发为核心的创新渠道、以交易为核心的大数据管理模式,服务设计产业发展,实现产业价值高效转化,大力扶持各类中小微设计企业的创业和创新发展,改善企业生存发展环境,提供推广宣传、市场拓展及投融资等综合服务。
市委宣传部落实《武汉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服务〔2019〕3号)要求,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城建局共同负责武汉市服务业集聚区(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认定和创建指导工作。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是指利用城市存量工业旧厂房,商务楼宇或依托特色资源进行布局,通过新建或提升改造后形成以创意设计、专业设计为核心竞争力的集聚区,包括工业设计、工程设计、影视制作、艺术设计、广告策划、动漫游戏等多种行业类型。目前正在开展2019年相关创建工作。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通过招商引进、工业设计中心培育认定、打造工业设计集聚区等多项举措,不断壮大工业设计市场主体。针对我市工业设计领军企业缺乏、产业链服务能力较弱的短板,瞄准深圳、杭州等沿海发达城市精准招商,主动对接深圳浪尖设计集团,自2016年以来持续跟踪服务,最终浪尖落户武汉,与硚口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D+M工业设计小镇。
八、与国内其他“设计之都”城市加强联系,把武汉打造成“设计之都”城市交流平台
为加强与国内其他“设计之都”城市联系,武汉积极参与了国内创意城市的各项交流活动,同时邀请国内创意网络城市参加武汉设计活动。2018年完成了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下达的《中国创意城市年度报告》的编撰工作,该项目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案例在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大会上进行交流。两年来,我市积极参加了格拉茨设计月、圣埃蒂安设计展、新加坡设计月,澳门美食节、苏州设计月、上海设计创意高峰论坛、北京设计周等活动,加大与设计之都、创意城市的交流合作。下一步,市城建局将对标申都承诺,组织设计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设计之都”城市举办的各类设计活动,搭建设计产业合作的平台,促进沟通交流。
九、充分利用“军运会”等城市“大事件”进行产业营销,为国内外创意产业企业及机构建立更便捷的沟通桥梁
武汉市推动政府、企业、学校紧密合作,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武汉设计之都系列活动。通过“军运会”、“武汉设计双年展”、“大河城市论坛”、“斗鱼嘉年华”、“武汉设计之都圆桌会议”等活动,吸引创意网络城市及全球的设计师、设计企业、设计机构、设计院校广泛参与,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充分利用全市28个国际友城和83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的资源和网络,了解掌握国外设计高端机构和人才信息,推动构建设计人才资料库,推动武汉本土设计人才与友城同行开展交流互鉴,吸引友城设计类企业、机构及高校的高端人才落户武汉。并且充分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平台,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全球“设计之都”城市交流活动,推动申办“设计之都”年会,全面提升和展示武汉的设计实力和魅力。同时,借力市领导对外高访和国内重大国际活动,积极宣传“设计之都”品牌和特色。配合在国内外举办国际性工业设计会展、研讨和推介活动,不断提升武汉“设计之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十、优化推进机制,推动武汉设计之都建设走向机制常态化
设立我市设计之都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统筹领导设计之都建设工作。成立武汉设计之都建设处,将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更名为武汉设计之都建设推进中心,成为日常机构,负责设计之都建设推进等日常工作。我市将同步发挥相关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设计专家的作用,发挥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等NGO组织作用,共同推进落实各项目标任务。
在近两年武汉设计之都建设过程中,我们取得了许多进展,这与九三学社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是分不开的。今后,我们将坚定按照《武汉设计之都建设规划纲要》设定的目标和路径,进一步推进设计之都建设,我们希望在往前发展的道路,继续得到九三学社在智力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支持,为早日实现把武汉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力和影响力的设计之都而共同努力。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2019年7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