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湖北政府网| 武汉政府网| 繁体| 无障碍阅读

市城建局对市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190246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分     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19-08-21 08:49
文   号: 武城建复函〔2019〕108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名   称: 市城建局对市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190246号提案的答复

刘珍秀委员:

    您在市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190246号提案提出的《关于支持推广智慧城市照明节能管理模式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路灯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夜间行车和出行安全,更是对城市环境的美化、展示城市的精神风采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在路灯建设管理方面不断探索节能、环保和智能管理新模式。近几年来严格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相关要求,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降低了路灯设施的能耗问题。

    一、在节能环保和智慧管理的应用

    (一)新型节能光源的应用

    2018年以来,逐步对全市中心城区10077盏气体放电灯、节能型荧光灯进行提质更新,统一将光源更换为更加高效节能,运行稳定的第三代新型LED灯具。根据工作安排,我市中心城区将在未来几年内,淘汰目前在运的气体放电灯及节能型荧光灯等传统光源。

    (二)传统光源的调光节能应用

    自2011年起,我市依托路灯功能性照明工程新建、改造及日常运行维护,通过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新型控制设备的应用,对全市气体放电灯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实现在夜间12点以后降低功率。据数据统计,改造以后节省电能25%-30%。

    (三)路灯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

    2008年开始,启动我市路灯智能监控设施及监控系统的研发应用工作,监控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对涉及路灯远程监控点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遥信、遥测、遥调,解决路灯的控制问题。同时,能够迅速准确地控制开关灯的时间、节省电能、降低成本和维护费用,提升高质量道路照明设计水平,为负荷分配、供电半径规划提供支撑,实现三镇、重点区域分别管控的运行模式、分光控控制的精细化、场景化管理方式。

    (四)智慧路灯的推广应用

    随着智慧城市、物联网及大数据平台的广泛应用,智慧路灯的理念和相关技术不断被提及。我市在三阳路、东湖宾馆、黄家湖大道、左岸大道、右岸大道等重要道路上开展了智慧路灯技术试点应用,集成了5G、摄像头、显示屏、充电桩、广播、气象监测、Wi-Fi、一键呼救等功能。

    二、关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推广

    “十一五”以来,国内节能服务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大量行业广泛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民营资本形成了以节能服务为核心的配套产业链,部分做到了节约国有投资和减少碳排放的节能服务效果。

    201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我市碳排放交易中心对武汉市各专业的合同能源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其中对城市道路照明行业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了专题分析。在肯定部分项目节能效果的同时,也指出了在大规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节能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由于照明行业技术单一,从配电设施到用电设备的结构简单,造成了整体设计优化空间很小。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研来看,各大节能服务公司对于照明设施的节能方式仅限于将原有气体放电灯更换为LED灯具,而我市中心城区,目前所有灯具已应用了功率调节装置,LED灯具的数量也在在逐年增加。因此仅更换LED灯具的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此外,部分节能服务公司为控制投资成本,会大量应用技术尚不成熟的COB光源和低标准的电气原件,给路灯设施维护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是路灯服务公益性难以体现。我市中心城区的路灯设施管理需要同时满足武汉市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的双重标准服务要求。我局委托市路灯服务中心统一运维管理,实现响应45分钟到达现场,紧急故障24小时处理完毕的服务承诺。就合同能源管理企业而言,大范围区域的路灯运维管理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导致运维标准不统一、服务承诺不一致等社会和民生问题。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推行试点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果,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智慧照明在我市路灯照明中的推广应用,在有条件的区域先行先试,提高路灯建设管理水平。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2019年7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