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无 | 分 类: | 政务公开 |
---|---|---|---|
发布机构: | 无 | 发文日期: | 2019-08-20 09:10 |
文 号: | 武城建复函〔2018〕38号 | 效力状态: | 有效 |
名 称: | 市城建委对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18004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张洪奎代表: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180044号代表建议提出的《关于重视管道保护、严格落实管道保护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油气管道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是国家能源输送通道的重要枢纽,油气长输管线密集,多条国家级干线过境,总里程约852公里。其中,原油管道1条29公里,成品油(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管道6条296公里,天然气管道10条527公里,分属中石油、中石化、中航油、中燃集团、湖北省天然气公司等8家企业和空军武汉机场(阳逻),过境10个行政区(江岸、洪山、青山、东西湖、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随着武汉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各类建筑、道路、堆土占压及施工外破给油气长输管线带来极大安全风险,隐患事故多发。2014年,我市启动油气长输管线隐患整治“三年攻坚”,共投入整治资金1445万元,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129处,基本保证了油气管道安全稳定运行。
二、所做的相关工作
(一)开展油气管道保护所做的相关工作
为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做好油气管道的保护工作,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1.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按照市安委会统一部署,2017年9月组建了市、区两级油气长输管线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建立与完善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长效机制的通知》,明确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管道企业的职责,形成“多级联动、职责分明、合力共治”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2.组织管道数据普查。深入管道企业开展数据信息普查,委托武汉测绘研究院绘制了全市油气管线布局图,完成了武汉市油气长输管道地面设施(设备)资料汇总,建立了管道基础信息数据库。
3.深入开展安全检查。2017年8月,专委会组织对全市油气长输管线展开拉网式安全大检查,并将检查发现的中石化武信成品油管道与新河特大桥交叉跨越、华南蓝天航油管道与卓尔航空厂房间距不足、孝感中燃天然气管道被板房占压等3处较大隐患报送省能源局挂牌督办,至2017年底,上述隐患已完成整改并销号。2018年3月,开展了“两会”期间油气长输管线安全生产工作督查,对6个远城区21处重点隐患进行现场勘测、逐一建档,形成了整改方案,下达了督办通知,并将部分重点隐患报市安委会挂牌督办。2018年4月下旬,按照市安委办关于开展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要求,组织对隐患问题突出的阳逻军用机场航空油料输送管道进行全面检查,并向新洲区、黄陂区下达了整改督办通知。
4.推进重点隐患整改。一是组织黄陂区、新洲区主管部门深入推进阳逻机场军用航油管道隐患整改及保护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31处隐患整改。二是组织武汉地铁集团与有关油气管道企业召开专题协调会,研究处理4条油气管线与在建地铁项目存在的交叉安全隐患问题,指导管道企业与地铁集团签订了管道安全保护协议。三是组织对川气东送管道位于东湖高新区境内的4处堆土占压隐患(2018年4月28日列入省安委会挂牌督办)进行集中整改,组织专家现场踏勘,召开任务部署会、工作协调会和方案研究会,目前正按计划全力推进,力争今年8月底前完成整改。
5.应急处置突发事件。2016年7月8日,阳逻机场军用航油管道因暴雨造成山体崩坡,导致管道断裂、航油泄漏,专委会会同市、区有关部门昼夜连续抢险,于7月12日消除了隐患。2017年11月25日,107国道扩建工程江夏郑店段因施工诱发地面沉降,威胁中石油西气东输管线安全,专委会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家会诊,进行科学处置,经过94小时连续奋战,隐患得到排除。2017年12月3日,中石化仪长原油管道大武支线因堆土挤压造成管道断裂及原油泄漏,专委会会同市、区有关部门,现场指导中石化管道公司组织应急抢险,至12月6日,恢复向武石化输油。
(二)开展城市管线保护所做的相关工作
为落实《武汉市燃气管理条例》、《武汉市城市管线管理办法》等法规,做好城市道路范围内供水、排水、电力、照明、燃气、热力、信息等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保障管线安全运行,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1.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为做好城市施工区域既有管线保护工作,市城建委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就关于加强全市城市管线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并在2014年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城市管线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武政规〔2014〕13号)。“意见”一是强调了市政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的总体责任、具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二是强调了管线建设、施工、监理的安全保护责任及施工现场的指导、交接及巡查责任;三对行政管理部门责任方面,既明确了市城建委综合管理职能,又强调了城管、水务、电力、通管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
2.建立联系机制。为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各参建单位与管线权属单位之间的联系,做好施工区域既有管线的保护,市城建委指导各项目建立管线保护联系机制,明确水、电、气等管线设施保护联系人,做好施工前保护动作,加强应急响应。同时更新《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施工管线单位联系电话号码簿》,发放至各建设、施工和管线权属单位,及时向各职能部门传递信息,齐抓共管。
3.开展天然气高压管道保护工作。为加强为天然气高压管道设施的保护,燃气主管部门市城管委会同有关部门一是组织起草了《武汉市天然气高压管道设施保护办法》并报市政府审议通过后以政府令发布(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163号),为全市天然气高压管道划定保护范围,指导全市天然气高压管道保护工作;二是加强日常巡查工作,要求燃气企业加强燃气管道安全隐患排查,加密管道保护标识,发现占压管道情况立即组织清理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及时制止影响管道安全的施工行为,减少第三方施工对管道的破坏;三是就市政项目前期选址论证、高压管道迁改路由方案划定、道路开挖现场管理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工作。
4.开展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工作。为督促各市政工程项目参建各方切实做好施工区域内的既有管线保护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开展日常巡查、专项检查、联合检查等专项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参建各方的建设行为,减少了因盲目施工造成的管损事故。
三、下步工作
(一)按照市安委会有关要求,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同步推进存量隐患整改,并突出做好夏季高温和汛期管道保护工作。
(二)按照市安委会统一部署,深入开展油气长输管道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重点治理第三方违法施工,确保及时发现并坚决制止管道周边乱建乱挖乱钻、破坏管道及附属设施的行为。
(三)推进管道完整性完理,突出加强全市144处高后果区存量管控措施,严格控制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增量,有效防范管道隐患和风险。
(四)筹备召开专委会会议,部署隐患整改任务,特别是对省级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整改,进行深入动员发动,倒排时序,坚决按期完成整改任务。
(五)组织一期油气管道安全工作业务培训,提高各级专委会、主管部门、管道企业履行安全监管和管道保护工作水平。结合企业维抢修基地业务训练,组织应急抢修演练,完成应急预案修订,不断提高应急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感谢您对武汉市城市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8年6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