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湖北政府网| 武汉政府网| 繁体| 无障碍阅读

市城建委对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18011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索 引 号: 分     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19-08-20 08:52
文   号: 武城建复函〔2018〕7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名   称: 市城建委对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18011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胡立志代表:

    您提出的第20180111号关于深入推进武汉市预拌混凝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预拌混凝土行业管理和发展的顶层设计

    您建议从预拌混凝土市场和行业的产能供给设计、产能布局、土地供给、工厂建造设计、行业准入、行业治理、行业提档升级等方面,纳入武汉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中予以统筹考虑。

    为了促进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推广应用,保证工程质量,推进预拌混凝土行业健康发展等,武汉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2012年分别出台实施的《武汉市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管理办法》(第217号令)、《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预拌混凝土管理的通告》(武政规[2012]17号)明确了发展改革、工商、建设、质监、国土规划、环保、公安交管等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预拌混凝土的相关管理工作,据悉,湖北省预拌混凝土管理办法近期也将出台,以上等必将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针对当前行业面临的“集中度不够”和“创新能力不强”等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提出了一定指导意见。就“集中度不够”问题,提出了坚持分区引导全市的各类产业发展:二环和三环之间区域发展低污染、高就业的都市型工业园,三环线外,以3个副城和3个新城组群为工业重点发展区,按照门类集聚发展大型工业集群,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布局指明了方向。市城建委十分重视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规划等问题,近几年来积极同规划部门进行沟通、协商,但是由于客观原因,行业专项规划未能出台,下一步,我们将按第217号政府令、《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预拌混凝土管理的通告》的要求联系相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统筹安排,鼓励企业进规划工业园区、工业重点发展区及在自有土地上布局发展。

    二、重点突出和发挥大型企业的引领作用

    您建议通过政策扶持、资源配置、政企合作、兼并重组等保障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型企业发挥综合管理能力、品牌影响力、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促进预拌混凝土行业转型升级。

    20多年来,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生产企业不断增加,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由于目前预拌混凝土行业市场进入及退出机制是市场调节,市场调节机制出现了失灵现象,而行政干预又无上位法依据,加之行业进入门槛不高,易成为中小投资者选中的行业,造成小企业比例偏高,行业产能过剩。

    下一步市城建委将和有关部门及各区一起加强统筹协调管理,引导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减少数量,提高质量。预拌混凝土生产站点的设立,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等的要求;从严加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资质管理,实行动态监管,建立正常的企业退出机制,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氛围和商业环境;重视大型企业的龙头骨干和示范作用,努力为优质大型守法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大力推进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绿色生产达标工作。落实《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中的要求,指导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对达不到绿色生产相关要求的生产企业从严治理,联合环保部门加强检查督办,加大不合格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市场清出力度;在网站上及时发布行业动态和供需状况,给投资者提供预警信息,同时,引导过剩产能进行转型,转入相关领域,如PC构件、同装配式建筑相配套的内墙板材、厨卫集成产品等。

    三、加强预拌混凝土企业的征信管理体系建设

    您建议从依法依规、质量保证、税务管理、诚信经营、绿色生产等方面,建立武汉市混凝土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和信用档案管理制度,并实行预拌混凝土企业诚信等级实行差异化管理,建立市场退出机制,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氛围和商业环境。

    您提出的建议十分深刻,市城建委将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湖北省企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办法(试行)》的有关精神,依托建筑市场监督与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探索建立建筑行业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在诚信评价管理体系框架下,研究建立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及重要岗位人员的诚信管理体系,有效利用信用评价结果,充分发挥信用管理调控市场的作用,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市城建委将加大对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监管力度,一是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切实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生产站点的日常监督管理。二是积极协商工商、规划、质监、城管、环保等部门,建立案件线索移送机制,严厉打击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各类违法行为。三是建立预拌混凝土企业信用档案,及时发布企业不良行为信息,构建社会信用惩戒态势。四是市城建委将建立公示退出机制,定期通过官方网站将完成绿色生产达标验收的混凝土生产企业的信息名单向全社会进行公示,不符合要求的站点必须停产整顿,整改未完成的站点不得生产、销售混凝土。畅通监督投诉渠道,强化考核机制,对各区管理部门预拌混凝土行业工作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年底目标考核。

    市质监局将按照职能不断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重点围绕企业执行生产标准情况、原材料进货查验情况、生产工艺质量管理情况,对混凝土半成品质量情况实施监督抽查。目前武汉市混凝土行业发展质量不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确实存在。下一步将加大质量监督抽查频次,围绕武汉市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强半成品混凝土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强化企业原料把关,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防止问题混凝土用于工程建设,并逐步探索建立质量信用管理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的协作,加强与城建等部门的信息互通,对监督抽查发现不合格问题,及时通报城建部门,同时,加强与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的沟通,强化行业自律,重点解决行业短板和影响质量问题的潜规则,杜绝恶性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确保质量。

    四、大力发展绿色混凝土产业

    您建议建立绿色环保准入标准和底线原则,开展绿色生产评价,引导预拌混凝土企业提高清洁生产和绿色生产水平,并鼓励其加强技术创新,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和以建筑垃圾为代表的固废综合资源利用,将预拌混凝土产业打造成具有环保功能的材料产业。

    市城建委按全省统一安排,已经将绿色环保纳入预拌混凝土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每年对全市预拌混凝土生产站点绿色生产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内容为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绿色生产管理及环保设施设备配备技术升级改造情况等,对绿色生产检查不符合要求的站点,责令整改,整改未完成的暂停生产,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处罚,几年来在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及各组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7年12月,全市168个预拌混凝土生产站点中,搅拌楼封闭的有133个、料场封闭的有142个,安装喷淋设备69套,购买洒水车42辆,20个生产站点已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施。下一步,市城建委将会商环保部门分区域制定混凝土生产企业绿色生产达标细则,加强督促生产企业按区域达到绿色生产的有关要求和相关规定,同时继续强化扬尘污染在线监控系统的安装,对达不到相关要求的企业会商环保部门给予依法处置。市环保局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配合市城建委选择2—3家有代表性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工作,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在全市铺开,督促预拌混凝土企业强化环境管理,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降低污染排放,逐步将预拌混凝土企业外迁至三环线以外,以及三环线以外的住宅小区、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风景区等周边500米以内的区域,不得新设预拌混凝土生产站点。

    您提出促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和以建筑垃圾为代表的固废综合资源利用,市城建委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强化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促进预拌混凝土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下一步,将积极组织编制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的生产使用、施工、验收质量标准,积极推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同时组织研究提出推进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政策。

    市城建委、市保护局将严格落实《武汉市2018年拥抱蓝天行动方案》(武政规[2018]10号)的有关要求,进一步针对预拌混凝土行业突出的重点问题,探索建立信息互通、联合执法的联动工作机制,督促预拌混凝土企业强化环境管理,提高绿色生产水平,降低污染排放。

    五、积极推进预拌混凝土智能制造

    您建议推广应用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制造技术,发挥大企业信息化优势,设计开发和推广应用智能管理系统,打造“无人工厂”、“智慧工厂”,并推进“互联网+混凝土”商业模式,促进预拌混凝土产业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升级,建立以预拌混凝土为中心,打通从矿山、砂石开采到建筑施工全产业链的产业互联网新型业态。

    您提出的建议十分深刻,值得推广,市城建委、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大力支持鼓励“互联网+混凝土”商业模式,实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深度融合互动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满足建筑技术日益发展的新需求;推动和扶持企业开展产品增值服务、产业链延伸和“互联网+”融合,实施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拓展行业发展空间,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将鼓励推动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完善并集成企业运营、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换代。深化电子商务应用,融合建筑信息模型(BIM)、二维码、云计算、移动通讯等信息技术,建立预拌混凝土可追溯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我们将学习先进城市的成功管理经验,鼓励大型企业和行业协会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努力推进我市混凝土行业智能制造取得突破。

    您的提案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很好的启示,我们将立即着手开始解决问题,虽然有些问题是这个行业的“顽疾”,是我市、我省乃至全国的共性问题,我们将给予充分重视,坚持问题为导向,勇于面对困难,逐步研究解决好这些问题。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8年6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