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无 | 分 类: | 政务公开 |
---|---|---|---|
发布机构: | 无 | 发文日期: | 2019-08-19 14:23 |
文 号: | 武城建复函〔2018〕46号 | 效力状态: | 有效 |
名 称: | 市城建委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180091号提案的答复 |
九三学社武汉市委员会:
九三学社武汉市委员会提出的第20180091号《关于加快武汉工程设计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设计信息互通、增强设计文化互动的建议
市城建委将现有“设计之都”网站进一步更新、升级,实现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设计之都城市的链接,开办“武汉好设计”栏目,不断推介武汉设计产业实力,宣传武汉优秀设计作品、设计师、设计机构,提供设计活动信息,加强设计合作交流,每年组织1-2次设计之都的城市交流活动,组织设计企业积极参与,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管理。
市城建委将致力于建立“武汉设计日”、武汉设计双年展和武汉设计之都圆桌会议等品牌,介绍各城市的设计经验,培养设计师和市民的设计审美,积极支持世界桥梁大会等设计传统交流品牌,将武汉融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舞台,提升武汉在设计之都城市的影响力,提高武汉设计文化的国际化程度。
市委宣传部将持续用好系列产业活动平台,深化设计之都建设工作。一是高规格举办创意设计系列活动。统筹协调举办首届武汉斗鱼直播节,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的泛娱乐产业投资交易交流展示平台。二是加强各设计行业联动发展。对标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设计之都”建设要求,推进动漫游戏设计、媒体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服务设计、广告设计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支持举办2018武汉国际设计周、2018首届中国游戏节、2018中国青年电子竞技大赛、2018武汉时装周等系列活动。三是加强特色市场培育。深入实施文化科技融合战略,推进文化科技、文化金融融合创新,认定第五批市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示范企业。
市文化局围绕武汉动漫设计行业,推进打造“以新媒体动漫为先导、影视动画为核心、原创漫画为依托,网络游戏、衍生产销、工程应用、外包服务、人才培养为支撑”的“大动漫”生态体系战略布局,展示武汉城市动漫设计及其相关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成果与成功经验,体现城市创新活力,展现市民创意风采。同时,将继续支持动漫游戏企业参与到工程设计领域活动中来,推动武汉工程设计行业发展。在2017年第四届武汉设计双年展中,“武汉动漫设计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展”包括“行业发展成果展”、“汉产动画精品展播”、“行业组织建设展”、“企业发展成果展”、“融合创新成果展”、“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展”和“动漫文化活动体验区”等七大板块,宣传了武汉动漫设计产业,得到社会关注、民众认可,
由英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市城建委主办,市外办、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协办的“英国武汉设计月”(UK Wuhan Design Month)已于2018年5月24日正式启动。本次设计月将包括英国北方经济区武汉-伦敦首航(南方航空)代表团对武汉进行的商务访问、“隐匿的设计”艺术展、“玩出我的英伦范”文化沙龙、“构建城市迹忆”发布、伯明翰时尚创意学院创意主题展等活动。今年“英国武汉设计月”最大的特色是与“武汉对流设计周”同一时期举办,互为支持,互为补充,在广泛设计领域中进行交流与碰撞。
二、关于建立工程设计企事业单位“走出去”激励机制的建议
市商务局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走出去”激励机制和交流合作机制的完善工作,努力打造一批有实力的本土跨国设计公司和知名品牌。
一是加强与驻外机构和各国驻华商务机构联系。积极邀请各国在汉举办投资合作环境和项目推介会,细化各国项目需求,有针对性寻找目标企业,切实提高投资合作推介会的实效性;同时做好我市投资环境的宣传和推介工作,为我市招商引资项目寻找合适的投资对象。2017全年共组织126个(次)企业参加巴西、加拿大、瑞士、日本、芬兰、牙买加、希腊等10余批(次)国家(地区)团组的经贸交流活动,以及参加澳门国际工程合作峰会、“选择美国”峰会、华创会、全球服务外包大会、国际友城合作论坛等专题会议,加快实现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的对接。
二是每年定期举办“走出去”企业专场培训。邀请全球顶尖律所、税务等咨询机构和外汇管理局、市国税局、金融机构等单位的专家为企业讲解涉外法律、税务、金融等专业课程和全球典型案例。截至2017年底市商务局已经连续3年举办专场培训,惠及企业300余家,培训人数逾5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全市“走出去”企业专业人员素质,推动我市企业“走出去”步伐。
三是积极引入“中国国际工程采购联盟”高峰论坛。计划每年定期在汉召开,利用央企国际工程采购,有效带动本地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推进工程承包企业集团化规模采购的发展,应用信息化手段,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上下游企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完整产业链。
四是策划“走出去”企业沙龙活动。邀请投资、工程、劳务三类企业共同参与,开展以经验分享、问题探讨为主要形式的活动,促进企业信息沟通和交流对接,引导企业“抱团出海”。
五是完善“走出去”激励机制。2017年,市商务局经过对全市外经情况广泛调研,及时调整了外经贸专项资金政策,提高政策针对性、普惠性、公开性,突出达标即获得原则,仅去年一年,全市5家工程设计类企业通过申报获得专项资金达150万元。
市外办依照中央组织部、中央外办等相关部门出台的最新指导意见,已于2016年7月1日开始执行。该意见鼓励人才更广泛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加强和改进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工作。另外,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外侨办关于加强改进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外办于2017年6月开始按照该意见具体落实对科技人员的出国交流审批工作。
市城建委将对标申都承诺,组织设计企业积极参与格拉茨设计月、邓迪设计周活动,搭建设计产业合作的平台;举办武汉工程设计拉美展和武汉工程设计拉美交流团,促进工程设计走向拉美。
市发改委根据市政府要求,正在组织研究制定支持服务业创新升级发展的政策意见,将建设“设计之都”列为全市服务业创新升级的重要产业行动计划,特别提出鼓励工程设计企业借助“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抱团出海,开拓国际市场。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支持设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支持优势工程设计企业“走出去”的良好政策环境。
三、关于完善工程设计行业企事业单位国际交流保障机制的建议
市外办会同市委组织部经过认真研究相关规定,提出以下回复意见:
一是根据中央和省关于外事管理工作相关规定,2014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市外办、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武汉市国家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工作进行规范,该文件适用范围为各区委、区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及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等,以上单位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均要接受量化管理。
二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中的工程设计类技术人员,在办理因公临时出国境事项时适用《意见》中关于事业单位人员相关规定,不适用企业人员或教学科研人员因公出国相应的“区别对待”管理规定,不能按企业人员(指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委派到非国有企业执行公务的人员)办理,也不能作为教学科研人员(指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直接从事教学和科研任务人员、含离退休返聘人员以及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及其二级单位中担任领导职务的专家学者)办理。但是,为了更好地支持服务“三化”大武汉建设,对“设计之都”等与“三化”大武汉建设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开展对外合作申请临时因公出国的,在符合相关政策要求前提下,市外办会尽量加急办理,提高服务水平。
三是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部分事业单位对外交流合作比较频繁,与量化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存在较大矛盾,但由于相关政策规定由国家层面统一制定,武汉市必须严格执行。我们将加强调研,收集信息,利用各种机会,向上级部门反映企业的客观需求,恳请国家外事管理部门加强政策研究,对部分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的管理规定进行适当调整,以利于对外合作项目和活动的开展。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8年6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