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0883273/2021-58324 | 分 类: | 政务公开 |
---|---|---|---|
发布机构: |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 发文日期: | 2021-08-20 19:45 |
文 号: | 武城建复函〔2021〕118号 | 效力状态: | 有效 |
名 称: | 市城建局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 第20210296号提案的答复 |
尊敬的严炳洲、陈蓉、周莉委员:
您们的“关于规划建设桥博园和桥创中心的建议”提案已收悉,首先十分感谢各位委员对我省桥梁产业发展的关心和建言。我局党组对您们的提案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我们认为该提案思路开阔,创意性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对未来湖北省与武汉市桥梁产业发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我局将在《武汉市工程设计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相关政策中给予吸收、采纳,现具体答复如下:
一、我省桥梁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省桥梁产业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建设,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桥梁产业从“科研、咨询、勘察设计、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桥梁施工”已经形成了完备、成熟的产业链,科研领域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咨询机构有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勘察设计领域有中铁大桥院、中铁四院、中交二公院、中交二航院、湖北省交规院等;施工领域有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中铁十一局、中国一冶、中建一局、葛洲坝集团;材料领域有宝武集团,桥梁设备企业有武船集团。我省桥梁产业主要聚集于武汉市,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全市桥梁产业产值已达到了千亿级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建桥之都”,世界著名的港珠澳大桥、南京大胜关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都是武汉桥梁设计产业奉献的精品。我省武汉市由于两江四岸的城市格局,桥梁是连接城市的主要纽带,武汉桥梁由于受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的影响,建设风格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技术领先、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因此,武汉也被誉为“桥梁的博物馆”。
二、武汉市支持桥梁产业发展的主要工作
(一)组建武汉桥梁产业创新联盟。结合武汉地区桥梁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局牵头推动,联合桥梁产业设计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咨询机构、建筑业和制造业企业、投资公司、工业设计单位及其它相关单位自愿组成武汉桥梁产业创新联盟。该联盟的性质是开放型的行业合作组织,宗旨是以创新为动力,以技术为核心,以应用为导向,以产业为主线,以文化为灵魂,产业上下游合作,共同打造中国桥梁产业发展核心生态圈。目前,经发起单位多次讨论并同意,已拟好了武汉桥梁产业创新联盟章程,确定了桥梁产业联盟首任秘书长单位为大桥设计院,完成了联盟成立的筹备工作,计划在11月1日在武汉设计日开幕式上宣布联盟成立。
(二)推动绿色桥梁建设。推广桥梁绿色建造技术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重要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交通工程行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早在90年代,武汉市就开始了桥梁绿色建造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在二环线、三环线等标准化程度高的项目中采用了装配式上部桥梁结构(钢箱梁),装配式桥梁占比达到30%左右。在《武汉大道(长江二桥~岳家嘴立交)道路改造工程》中首次全线采用等截面斜腹板钢结构连续箱梁,高架桥全长为1410.3m,上部结构均为装配式结构,上部装配式占比为100%,极大的节约工期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扰。《武汉市2021年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中已经明确要求2021年武汉市市政基础设施包括桥梁在内的项目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工程面积不低于50万平方米。
(三)给予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2019年3月,为了支持武汉工程设计产业发展,推动武汉设计之都的建设,武汉市出台了《武汉市加快推进设计之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该文件从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国际交流、开展创意活动、实施人才战略等八个方面,对工程设计产业的发展给予支持鼓励。这些政策有不少就是从桥梁工程设计的需要中提炼出来的,例如支持国际性交流活动,鼓励申报国家和省级勘察设计的桥梁门类的院士、大师,鼓励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案例,等等。2020年,武汉市出台了发展工程全过程咨询的相关文件,支持发展工程全过程咨询服务。这有利于武汉桥梁设计行业龙头企业及大型企业,在不断做精做强桥梁工程设计服务基础上,充分利用BIM设计技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桥梁工程总承包业务,增强武汉桥梁产业的竞争力。
(四)支持湖北武汉打造“世界桥都”品牌。为了打造并彰显湖北武汉“世界桥都”的影响力,2017、2019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武汉市主办了“2017中国(武汉)国际桥梁科技论坛暨2017年中国(武汉)国际桥梁产业博览会”、“2019武汉国际桥梁科技论坛暨武汉国际桥梁产业博览会”。两次桥梁产业博览会,汇聚了国内外桥梁设计、施工、监理、咨询企业及相关上下游企业,200多家桥梁产业相关知名企业参展,累计5万人次观展。2019年展会期间,还同步举办了武汉市“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路桥行业专场人才招聘会,现场提供近万个专业岗位,2000人现场意向签约。桥梁产业博览会壮大了湖北武汉桥梁建设品牌,向全球展示了武汉作为“中国建桥之都”的桥梁建设产业集群优势及武汉的城市建设成果、商业投资环境,大大提升了武汉市桥梁产业在全球的知名度。
三、对提案中具体问题的意见
(一)建设武汉桥梁博览园。武汉桥梁博物馆是展示武汉桥梁产业发展的窗口,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湖北省和武汉市桥梁技术发展的缩影,2021年武汉设计日和武汉设计双年展主展场确定在汉阳区,并将桥梁博物馆作为展场之一,就是为了进一步扩大武汉桥梁设计的影响力。您们建议将桥梁博物馆的概念向城市延伸,建设桥梁博览园,彰显桥梁的文化魅力,将武汉桥梁文化根植在在两江四岸的景观设计建设中,使之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的桥梁文化景观带。我局高度赞同委员们的建议,我局将:一是对接城市规划部门,推进在长江、汉江的景观带中,逐步规划桥梁微缩景观空间,建设桥梁博览园;二是将桥梁博览园作为2022年武汉创意设计大赛的标的物,面向世界征集优秀的设计方案,高标准规划建设桥梁博览园;三是积极对接文化旅游局,推动将桥梁博览园建设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有机融合,四是在桥梁博览园建设前期策划完成后,逐步纳入城市建设年度计划中并分步实施。
(二)确立湖北武汉“世界桥都”的地位。对于提案中要确立湖北武汉“世界桥都”地位的建议,我局也非常赞同。我局将:一支持将世界桥梁大会永久落户武汉。通过采用企业主办、政府补贴、行业参与、市民知晓的模式,将世界桥梁大会举办成展示武汉桥梁文化和技术的盛会;二继续提升武汉桥梁产业的竞争力。我局将积极支持桥梁设计施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开展联合投标,明确在设计单位申报施工资质的期间,由设计单位牵头组成联合体承揽工程总承包项目时,其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等基于施工资质才能办理的相关资质,可以由其联合体成员方(施工单位)提供。
(三)组建中国(湖北·武汉)桥产业创新及文化研究中心。对于提案中关于组建桥产业创新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建议,我局也非常认同,我局在制定有关桥梁产业政策及创设产业联盟的过程中,坚持把促进创新和文化融合发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针对您们的建议,我局考虑在武汉桥梁产业创新联盟开始运作后,在联盟架构内增设有关桥文化研究的机构,调动和利用联盟成员单位的资源,积极开展桥文化研究和推广,让湖北武汉桥梁产业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方面都走到全国全球的前列。
四、提案办理的下步工作
一是要建立长期联合办理机制。提案涉及我市发改、规划、建设、城管、交通、水务、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和相关区政府,要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任务,持续推进提案落地。
二是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政府部门提供制度保障,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共同推进桥梁产业的健康发展。
再次感谢各位委员对湖北及武汉桥梁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热忱欢迎提出更多宝贵建议和意见,并持续关注我省桥梁产业的不断发展。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2021年8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