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湖北政府网| 武汉政府网| 繁体|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建设要闻

喜报 | 武汉两工程摘得“詹天佑大奖”

喜报 | 武汉两工程摘得“詹天佑大奖”

发布时间:2023-04-25 09:03 来源:楚天都市报、设计之都 武汉、武汉城投

喜   报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日前公布第二十届第一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入选工程名单,“武青堤(铁机路—武丰闸)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青山段)”“杨泗港长江大桥”两个工程获此殊荣。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于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设立,经科技部核准,建设部认定,在建设、铁道、交通、水利部的共同支持与指导下,以弘扬科技创新精神,表彰奖励在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中成绩显著的工程项目为宗旨,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奖,被业内视为建筑界的“奥斯卡”奖。

杨泗港长江大桥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西接汉阳国博立交,东连武昌八坦立交,连接武汉三镇中的汉阳与武昌。大桥主跨1700米,一步跨越长江,为世界最大跨度双层公路悬索桥。上层为城市快速路,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时速80公里;下层为城市主干道,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两侧设非机动车道及人行观光道。大桥具有主桥跨度大、通行能力大、基础规模大、设计荷载大;结构设计新、建筑材料新、使用功能新、建造技术新的“四大四新”特点。其中,全焊接钢桁梁技术方法在国际悬索桥领域具有开创性,实现了钢桁梁从传统的铆接、栓接到全焊接的技术跨越,是中国桥梁工程师的重要技术贡献。与此同时,悬索桥用主缆高品质钢丝盘条从此实现完全国产,摆脱了超高强度缆索钢丝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杨泗港长江大桥于2019年10月8日通车,先后荣获2020年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大奖、2020-202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工程创新奖特等奖等多项荣誉。

武青堤(铁机路~武丰闸)堤防江滩

综合整治工程(青山段)

武青堤(铁机路~武丰闸)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青山段)位于武汉市青山区长江南岸,全长7.5千米,建设总面积135.48万平方米,项目于2013年10月动工、2017年6月竣工。

据了解,该工程按照“似堤非堤、堤在林中”的理念,率先提出了缓坡式生态堤岸与地下空间一体化新技术,首次在缓坡式生态堤岸下应用地下空间防洪墙设计技术,采用后注浆桩+支护桩+隔渗墙组合的结构安全设计,在确保堤岸防洪安全的同时拓展了城市生态空间。

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在建设中形成的“人水和谐多功能城市生态堤岸建造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发的基于冶金固废高炉重矿渣的透水铺装新材料,固废使用量达7500吨;塑造的生态丘陵型江滩共建成滩地公园135.48万平方米,恢复了生态环境功能。

据测算,武青堤(铁机路~武丰闸)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青山段)每年可增加碳汇量723.8吨、释放氧约2400吨,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此外,武青堤(铁机路~武丰闸)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青山段)保留了人文历史景观,引入体育、婚庆等文化旅游元素,实现了“水景、江滩、堤防、交通、城市”的有机融合,其是修复长江生态、实现增绿提质的典范工程,更是具有全球引领示范作用的世界级滨江绿带。

匠心成就精品工程。值得一提的是,该工程此前还获得了全球气候联盟C40“城市的未来”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等荣誉。

END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