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湖北政府网| 武汉政府网| 繁体|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建设先行区,城建怎么干?— —党组书记、局长张灼作交流发言

建设先行区,城建怎么干?— —党组书记、局长张灼作交流发言

发布时间:2023-05-09 08:54 来源:湖北省住建厅

5月7日,省住建厅组织开展全省住建系统“建设先行区、住建怎么干”思想大讨论交流。会上,武汉市城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灼作交流发言。

一、积极行区新使命应变解放思想,勇担建功先奋进新征程,建设先行区,城建部门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肩负责任前所未有。武汉城建贯彻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牢牢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根本任务,突出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组织学习丰雷同志的专题党课、参加省市7次专题辅导,举办为期7天的读书班和二十大精神培训班,2次交流研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干部学思践悟,推动理论大武装,努力把握新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吸取奋进新征程的力量。突出“建设先行区城建先行”思想大讨论,推动思想大解放,打破思维定势,转变思想观念,厘清发展思路,锚准建功先行区的新定位,努力在“二次创业”中当先锋、打头阵、担主力。

二、创新谋变攻坚破难,勇闯建功先行区新路径武汉城建坚持以调查研究开路,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四问四听”,聚焦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整改,聚焦问需问计于基层企业群众、问计于实践,聚焦调研成果转化,深入企业群众察实情谋实招,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明确发展路径,找准工作举措。当前,我们正在围绕确定的第一批40个重点调研选题清单、40个问题清单,组织开展战略性、对策性、前瞻性、跟踪性、督查式调研,力求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力争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推出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让一个个“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目前,在智能建造、城市集约型内涵式发展、高标准建设设计之都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调研形成的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1+4+3+N”工作方案,得到省厅一次评审通过,“一标三识”和“CIM”等基础工作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

三、主动求变争先进位,勇展建功先行区新担当。武汉城建着眼于既建好城市又要经营好城市,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明确2023年为武汉城建“高质量发展提升年”,坚持把促发展惠民生作为切入点落脚点,坚持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实施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行动、改革攻坚破难题强治理行动、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和共同缔造活动,深化“英雄城市·先锋有我”活动等“四大行动”,比作风、比斗争精神、比情怀,强力推进“五个新提升”,努力建功先行区。

一是着力扩内需强产业,奋力推动城建经济运行实现新提升。大力实施“项目投资攻坚年”,强化项目储备谋划,开展政银企对接,破解要素保障难题,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截至目前,完成城建投资1056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省总量的60.7%。研究促进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持续推进“头雁计划”、重点企业包保服务,用足用好区位和市场两大优势,做大做强“武汉建造”,截至目前,实现建筑业产值2534亿元,同比增长9.8%,占全省总量的68%。抢抓武汉正式接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正召集城市”契机,多措并举扩大武汉设计影响力、促进设计产业发展,今年力争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500亿元。

二是着力强功能提品质,奋力推动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实现新提升。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年”行动,重点围绕武汉新城建设、推进轨道交通连环成网、完善城市骨架路网体系、打通交通堵点、推进城市更新、新基建等6个方面实施777个项目,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截至目前,新开工项目147个,45个项目已完工。

三是着力促转型增动能,奋力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新提升。坚持“工业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方向,按照建系统、定标准、全应用、拓场景的思路,以装配式建筑推广、BIM技术应用为重点,扎实推进全国智能建造城市试点建设,目前工作开局良好,8个方面54项工作任务逐步推进,全生命周期标准体系研究全面启动,BIM应用预计7月全面推开,全国首个试点建设评价标准近期将出台。

四是着力抓整治抓改革,奋力推动行业现代化治理实现新提升。坚持“温度”“力度”并重强治理,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整改问题1574件,行政立案查处问题155件,提交问题线索79件,不断规范市场秩序。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核心,深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推广“承诺可开工”制度,建立完善建筑师负责制,全面推行单位工程单独竣工验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五是着力防风险保稳定,奋力推动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新提升。始终把安全稳定作为头等大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实行安全管理信用评价,创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日”,大力推广“建安营”APP,强化班前喊话制度,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实现事故数、亡人数双下降。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