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湖北政府网| 武汉政府网| 繁体|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六项治理专栏

庸、懒、散、慢、乱、浮 武汉大力整治这6个作风顽疾

庸、懒、散、慢、乱、浮 武汉大力整治这6个作风顽疾

发布时间:2021-01-18 16:11 来源:长江日报

坚决打赢作风建设这场硬仗,武汉集中再发力!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五个中心”,今年,武汉市委决定大力整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慢、乱、浮等问题,为此,武汉市纪委监委印发《关于集中治理庸懒散慢乱浮现象促进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推动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提供优良作风保证。

这6个作风顽疾得“治”

治 “庸”

主要解决甘于平庸、不求上进、本领恐慌,解难题“没法子”、促发展“缺路子”、做方案“无招数”,身子进了新时代、脑子还在旧时代;缺乏“工匠精神”,工作标准和要求上不求精致极致、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满足于“过得去、一般化、差不多、还凑合”;不敢担当、不愿负责,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只想揽权不想担责等问题。

治 “懒”

主要解决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奉行拨一拨、动一动,不拨不动的“算盘主义”;不敢开拓、不愿创新,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看见难点低头走;缺乏“钉钉子”精神,奉行交办任务的时候拍着胸脯说“好”,再问时说“时间没到”,最后来一句“办不了”的“三部曲”等问题。

治 “散”

主要解决自由散漫、纪律涣散,不服从组织安排,面对任务怕困难、接受任务讲条件、执行任务打折扣,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缺乏大局意识、团结意识,争长论短、斤斤计较等问题。

治 “慢”

主要解决缺乏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没有时限意识,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工作执行力差,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和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不积极、不主动,导致惠民惠企政策停在纸上、扶持资金闲在账上;做事总是“慢一拍”,习惯推诿、不愿补台等问题。

治 “乱”

主要解决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程序混乱、办事没有章法、政出多门,部门间职责权限不清,服务事项出现“真空”,涉及多部门事项不沟通、不协调;在涉及企业重大利益问题上搞“口头协议”,不严格履行法律程序,对已承诺事项不讲诚信,新官不理旧账;对待企业、群众作风粗暴、故意刁难,甚至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等问题。

治 “浮”

主要解决政策制定不听取企业、群众意见,不作深入调查研究,不接地气、浮在面上、无法落地,配套制度缺失、没有操作性;对政策执行情况不检视、不检查,执行效果差;作风飘浮、脱离群众,不深入基层、不到一线调查了解情况,习惯于拍脑袋决策等问题。

紧盯12项重点领域抓作风顽疾

◎放管服改革

◎项目落地

◎惠企政策落实

◎容缺审批后跟进监督

◎土地规划历史遗留问题化解

◎黑臭水体和劣V类水体治理

◎工程款兑付

◎建筑工地管理

◎城市精细化管理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

◎信访积案化解

◎群众反映强烈

“六项治理”有重点,有抓手,不泛泛而谈。《意见》要求全市各级各单位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各自职能和干部作风状况,重点治理这12个方面工作中存在的庸、懒、散、慢、乱、浮等作风问题。

顽疾这样治

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治理效果

《意见》提出,“六项治理”要从市直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抓起,通过抓住“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治理效果。

深入查摆作风问题,确保全覆盖无盲区

强调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对各项工作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谋划、亲自抓落实,并组建工作专班,深入查摆本区域、本单位、本系统存在的作风问题,确保全覆盖、无盲区。

切实落实好全链条闭环监督机制

各区纪委监委、各派驻(出)机构、各作风巡查组要强化日常监督,组织专项检查,开展明察暗访,切实落实好“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曝光问题——追责问责——整改通报——年底考核”的全链条闭环监督机制。

加大典型案件通报力度

《意见》提出,各区、各单位“六项治理”工作情况将纳入全面从严治党考评中,对存在问题不整改,或整改不及时、不到位、不彻底,或虚假整改的,扣除相关考评分数。对在整改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严肃追责问责,对典型案件加大通报力度。

《意见》强调,对在“六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若属勤勉履职、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且未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未谋取私利及造成重大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的,要旗帜鲜明容错纠错。同时,对诬告陷害行为及时澄清、坚决查处。

找准制约营商环境关键症结 刀刃向内自我革命 聚焦重点环节持续发力

■ 着力推进思想解放

■ 着力整治工作作风

■ 着力提升服务质量

■ 着力优化制度供给

■ 着力抓好政策落实

“我们必须以对市民和企业负责、对武汉发展负责的态度,直面问题、保持清醒,切实找准制约营商环境的关键症结,刀刃向内、自我革命,聚焦重点环节持续发力。”

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秦慕萍:

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大数据分析监管平台 推动办公办案全流程提速

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秦慕萍表示,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市法院党组紧紧以提升办理破产、执行合同和保护中小投资者3项指标为切入点,对标全国一流城市,刀刃向内,自我革命,认真查找全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短板,采取实实在在的工作措施,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全市法院坚持以信息化为抓手,以网上立案为突破,全方位提升立案便利度,全方位提升司法“用户体验”;以推进繁简分流改革为契机,全方位提升涉企案件审判质效;以规范执行、善意执行为重点,把惩戒违约失信与加强司法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对涉企案件依法慎用强制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以审判管理为抓手,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大数据分析监管平台,推动办公办案全流程提速。2020年,全市法院审结商事金融案件30303件,一审平均办理天数22天,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武汉法院优化司法流程服务营商环境工作先后入选湖北省、武汉市“十大法治事件”。

下一步,市法院将坚持以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以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推动全市法院营商环境工作位居全国前列,为武汉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贵达:

减申请材料、压办理时限 流程再造让审批再“瘦身”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贵达说,按照“五减五通”的要求,将持续推动流程再造,让审批“瘦身”再“瘦身”。

目前,市、区两级行政审批部门已完成3551个政务服务事项对标优化,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平均需提交申请材料2.9份,比对标前再减少0.8份,再压缩率达25.6%;平均办理时限为3.6天,比对标前再减少2.1天,再压缩率达26.5%;按事项平均跑动次数约为0.1次,比对标前再减少0.39次,再压缩率达79.6%;平均办理环节2.8个,比对标前再减少1.4个,再压缩率达28.6%。

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截至2020年12月底,湖北政务服务网注册个人用户538.2万人,法人用户38.1万户,覆盖52个市级部门、15个区、174个街道、3285个社区,完成22套国家、省级业务系统、16套市级自建业务系统对接,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平均上线政务服务事项1939、1630、223、87项,可网办事项占比达99%。共归集30亿余条数据资源,其中归集电子证照4499万本,已实现175类证照在行政审批中应用共享。在户籍户政、出境入境、交通交管、社保医保、税费办理、卫生健康、就学养老、住房公积金等领域,14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22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在窗口和自助政务服务终端实现“一张身份证办成事”;50余项事项在政务服务窗口实现“一事联办”。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平:

破解拿地后几个月不能开工 施工图分段审查

市城建局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措施的通知》,去年5月制定了促进我市建筑业疫后重振的8条支持性措施,被建设施工企业称为“黄金八条”。主要内容是取消工程报建环节、简化施工许可前置条件、下放审批管理权限、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落实资金替代措施、推行工程全过程咨询服务、明确防疫费用范围、加大招标支持力度。

例如,其中一条是简化施工许可前置条件,核心内容是施工图分段审查,这是一种新的编审同步审批模式。过去,工程建设项目从规划方案审查通过,到设计单位通过审查机构的审查、领取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意见书,一般至少需要2-3个月的审查时间,许多建设单位拿地后几个月不能开工建设,资金成本压力很大。为此,市城建局印发了《市城建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施工图联合图审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确不再将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作为施工许可前置条件,将施工图部分审查内容纳入告知承诺制范围,对需要进行基坑施工的项目,只需要建设单位出具基坑工程设计专家论证意见或图审机构的基坑工程设计审查合格意见书,并承诺新建扩建项目在底板施工前应取得“联合审查告知书”即可。主体施工图联合审查后置,可以让建设项目至少提前2个月时间开工,既保证了施工的基础安全性问题,又为企业施工图设计文件修改赢得了时间。

此外,市城建局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大力推行行政审批服务全程网办“零跑动”。2020年,全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办件量不减反增,申报项目超去年同期10%,办理业务受理件数超去年同期66%,为全市建筑业产值完成超过10600亿元作出了贡献。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涛:

全面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用好涉企行政处罚“三张清单”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涛表示,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一步将加大制度供给,释放更多政策红利。围绕市场准入准营“同城同待遇”,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非禁即入”政策,无差别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全市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让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改革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制度,进一步释放场所资源,促进市场主体增量发展;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一事联办”“全市通办”,企业不管在哪个区落地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政策。围绕维护企业权益“同城同标准”,在市场监管职责范围内,全面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用好涉企行政处罚“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三张清单,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留足发展空间;全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公平竞争审查,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严格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强违规涉企收费检查,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刘涛说,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勇当改革尖兵,坚持改革开放不止步;要勇创一流业绩,坚持创新发展不停歇。始终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聚力环节最少、办事最快、效率最高的“三最”目标,推进营商环境革命。


打印 关闭